1957年7月1日,人民日报发表教员的社论,其中有一段内容是这样的:
“本报及一切党报,在五月八日至六月七日这个期间,执行了中共中央的指示......共产党看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一场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......报纸在一个期间内,不登或少登正面意见,对资产阶级反动右派的猖狂进攻不予回击......从而聚集力量,等待时机成熟,实行反击。”
这段内容是对从五月份开始的共产党党内的整风运动,为何迅速转向反击右派的一个解释。
所以,也导致整风反右这件事被人们长期从字面意义上误解,认为教员先诱骗知识分子出来放心大胆地讲话,然后再以讲话内容是反党思想为理由,将人们打成右派。
这是不明真相的人对这件事的一个巨大偏见。
要明白当时这件事的来龙去脉,就要从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地位的调整和国内局势说起。
新中国刚刚成立时,国内局势并不稳定,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,外有抗美援朝,国内则有残留的反革命分子和占山为王的土匪。
在抗美援朝开始后,台湾的国民党还派遣大量的地下特务搞破坏,传播反革命思想,窃取情报,当时北京公安局还破获了一起特务计划在1950年的建国一周年庆典时炮击天安门的大案件。
而知识分子这个群体,大多数人在镇反时没有坚定地站在我们这一边,加上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不了解,让他们成为了极有可能被反革命思想影响的一批人。
所以在反革命势力彻底被镇压之前,知识分子一直属于被警惕的群体。对待他们的态度主要以教育为主,很多知识分子被安排了看大门扫大街这样的工作。
但随着反革命势力被镇压,局势也越来越好,知识分子们也进行了教育,教员觉得是时候调整他们的地位了,何况国家的建设也需要知识分子出力。
于是,教员在1956年4月28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双百方针,也就是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,并提升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待遇。以前被安排去看大门,扫大街的教授们,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,一律回到原工作单位进行学术研究。
而双百方针,也更大程度在思想上解放了知识分子,只要是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好想法,就都可以说出来。
这同时也对党内逐渐滋生的官僚主义现象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。即使是指出党内干部们的错误,提出正确的批评,那也是受教员欢迎的。
当时有一个作家,写了一部小说《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》,里面就有对官僚主义的批判。这样的小说在双百方针之前是不可能出现的。
这也导致干部们十分不习惯这种突然被人监督的状态,所以很多干部们对于批判官僚作风,都是一种打压的态度。
这篇小说就遭到很多干部们的否定,他们说小说中官僚主义现象,现实中根本就不可能有,更激进一些的干部们则认为这是一部抹黑党的小说,应该被封杀。
教员亲自出来支持这篇小说对官僚主义的批判,才让这篇小说没有被扣上“反革命”的帽子。
可既然全国形势一片大好,那官僚主义,又是如何滋生的呢。
前面说到,刚成立的新中国还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,这都需要当地的干部们去解决。
然而解放战争之后,大量刚被解放的地区的人们没有任何革命经验,出现了大范围的干部缺失现象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当时中央实行“干部南下”政策,从北方的老解放区(山西,河北,山东等)抽调了大约53万名干部到刚解放的南方地区任职。
为了尽快完成社会主义建设,确保土改和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,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。
老干部们知道,面对敌人就要重拳出击,所以即使是南方群众基础薄弱的地区,在北调过来的老干部们的带领之下,镇反工作也于1953年彻底完成。
这些老干部都是曾经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,是顶着日本人和国民党的飞机大炮,在战争年代一路跟着党走过来的。
但这些干部们在建国后的镇反运动中,一直都是在和反革命作斗争,导致他们习惯性地把镇反的工作思路带入到后期对群众的工作中。
在打跑了国民党反动派,将美国人挡在38线以外,国内经济工作也进展得非常顺利,局势逐渐稳定时,这些老干部们的思想建设却没有跟上,并没有从以阶级斗争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主。
对待阶级敌人他们采用铁腕手段,对待群众他们依旧采取铁腕手段。当群众因为诉求得不到满足时而集体找干部理论时,很多干部并没有和群众坐下来好好交流,解决问题。
因为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有人来闹事了,既然是闹事,就要采取高压手段,大有一种“老子连国民党的飞机大炮都不怕,还能害怕你们几个群众闹事”的态度。
很多老干部还存有旧思想,认为自己冒着枪林弹雨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革命,现在终于当了官,我享受一下怎么了。相应的付出,就希望换来相应的回报,这完全是人性使然。
再加上之前为了镇压反革命更有效率,中央给予了地方干部很大的权力,于是官僚主义就开始逐渐滋生起来。
既然官僚主义是人性使然,那就要多管齐下,从制度上限制,让群众来监督。
之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(1953年出台的《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》杜绝“突击提拔”,限制各级机关、企业事业单位的编制数量,领导职位数量由中央统一核定,严格限制)
在思想上,中央也逐步对县委书记以上的干部们进行思想教育,集体学习阅读教员在延安时期的文章,比如《整顿党的作风》《反对党八股》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。
可以看得出,到此为止中央在应对官僚主义的问题上都还算比较柔和。
可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东欧地区发生的两件事,让教员意识到,官僚主义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。
需要下一剂猛药。
......
......
(全文共9000字,这里大概是3000字的内容,完整内容加入青云读书会可看)
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【青云读书会】。
我们一直有一个价值1299的知识付费社群【青云读书会】,今年已经是第六年,读者通过我们现在加入,仅需699/年!,每天不到两块钱!。
这六年积累的各类内容和文章大大小小应该也有几千条,作为我们最高等级的会员,现在加入,我们产出的所有内容都有权限看:
会员文章:
《北方的铁王座》这篇讲述了朝鲜金家三代不为人知的故事;
《世界各国调查报告》是我实地走访全球各国,采访各国各行业的实地生活调查报告,都是最前线的第一手资料,目前已走访俄、日、韩、法、埃等十几个国家;
《出乌克兰记》是在采访了当年瓦良格号亲历者后,讲述中国第一艘航母背后的故事;
《台湾是一片钥匙》是台湾地理与政治格局分析。
嘉宾分享:我们会邀请体制、军事、教育、经济、科技各个行业行业专业人士,带大家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,一共累计了几百期内容,涵盖各行各业。
优质内容,不止以上,还有更多。